新闻动态

追思郁铭芳院士


2020416日上午,上海龙华殡仪馆归源厅哀乐低回、气氛凝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化纤领域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开拓者、我国著名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郁铭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郁铭芳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41212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郁铭芳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国家部委、上海市、浙江省和宁波市领导李强、陈宝生、李晓红、龚正、蒋卓庆、董云虎、孙尧、廖国勋、于绍良、诸葛宇杰、杨雄、殷一璀、吴志明、蒋以任、冯国勤、徐泽州、肖贵玉、陈群、郑栅洁、裘东耀等,以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翔、周勤之、孙晋良、周其凤、蒋士成、姚穆、张希、曲久辉、魏炳波、李元元、俞建勇、朱美芳、陈文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程正迪等以各种形式表示哀悼和慰问。

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等全国性协会组织,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共宁波市委员会、宁波市人民政府等地方党政机关,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郁铭芳院士生前工作和合作过的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以及学校相关部门等敬献花篮、发来唁电,表示哀悼。


郁院士是我国碳纤维、芳纶研发先驱,近年为推动高性能纤维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015年,依托东华大学,中国工程院启动了“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心是此项目的具体执行单位。中心诸多老师得以此近距离聆听郁院士教诲,获益匪浅。

郁铭芳院士以90岁的高龄,全程参与了咨询项目。2015-2016年,从38度高温的盐城奥新,到最冷零下10度的北京,郁院士足迹遍布中国商飞、中车长客、吉林化纤、恒神碳纤维、上汽、一汽、北汽、奇瑞、长安等地,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通过实地调研,与其他20几位院士拟定了有影响力的咨询报告,上报国务院。

咨询报告归纳总结了我国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的一系列“瓶颈”,并提出建立若干“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产业链示范工程”;培育行业龙头企业;设立“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重点科技专项,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建立我国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技术科技与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国家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知识服务平台;制定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轻量化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针对性建议。

在整个实地调研和报告撰写中,郁院士都以宽广的专业视角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做出了巨大贡献,郁院士也以他崇高的人格和温暖的行为感动激励了项目组的每一个人。

大师已去,唯留德泽,重新翻看咨询项目中的图片资料,郁老音容宛在,激励你我前行。

以下为郁铭芳院士在咨询项目中的图片资料。

郁铭芳(左四),蒋士诚(左五),俞健勇(左二),王依民(左三),余木火(左一)在一汽调研

郁铭芳院士(左)与俞建勇院士(右)在长客“复兴号”总装中心


项目组专家在长客“复兴号”总装中心合影,右6为郁院士。

郁铭芳院士(左),蒋士成院士(右)现场听取吉林化纤负责人汇报

郁铭芳院士在乘用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研讨会(盐城)上发言

郁铭芳院士在乘用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研讨会(盐城)上发言


郁铭芳院士(中)在恒神集团现场调研

2015年,郁铭芳院士在研讨会现场


郁铭芳院士在中国商飞总装基地调研(1

郁铭芳院士在中国商飞总装基地调研(2

郁铭芳院士(左三)带领中心魏毅教授等在中国商飞总装基地调研(3



电话:021-67874258

021-67792281 邮箱:cm2011@dhu.edu.cn 邮编:201620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大楼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图片